近日,融安县人民法院大良人民法庭依托在该县浮石工业园区建立的法官工作站,高效化解两起涉货款纠纷案件,在1个多月时间内帮助辖区某木业公司追回货款60万元,以司法“加速度”为企业纾困解难。
7月初,融安县浮石工业园区某木业公司负责人来到园区法官工作站求助。该公司自2023年起多次向成都、武汉两家建材公司供应成品板材,2024年双方结算后,两家企业以各种理由拖延付款,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压力骤增。“我们想起诉,但是不清楚起诉状怎么写、起诉流程怎么走……”负责人面露难色说道。
法官工作站法官当即解答困惑,指导公司负责人使用买卖合同版起诉状要素式示范文本进行填写。示范文本将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等核心内容拆解为清晰模块,企业只需补充关键信息。短短20分钟,负责人便完成2份内容完整、诉求明确、逻辑清晰的民事起诉状,大幅降低了诉讼时间成本与操作门槛。
考虑到被告公司可能存在转移财产的风险,法官向木业公司负责人释明诉讼保全的作用:“及时申请保全能冻结对方财产,为后续执行提供保障,避免‘赢了官司拿不到钱’。”法官详细讲解保全申请流程、所需材料及法律风险,帮助木业公司快速完成申请。木业公司申请保全后,大良法庭依法作出裁定,迅速对两家被告公司的银行账户、不动产等采取冻结、查封措施。
这一举措很快产生实效。武汉建材公司因账户被冻、经营受限,主动联系法庭表达和解意愿,希望分期支付货款并申请解封账户。法官抓住契机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促成一致方案:武汉建材公司先支付5万元首期款,木业公司申请解除保全措施;剩余货款在1个半月内付清。在法官督促之下,武汉建材公司分5次支付共计30万元货款。8月25日,最后一笔货款到账,木业公司向法庭申请撤诉,首起纠纷圆满化解。
面对成都建材公司“以质量问题拒付货款”的理由,法官多次联系被告,详细听取其异议理由;仔细审查双方提交的合同、结算单、送货凭证等证据,结合“若板材存在质量问题,被告结算后仍多次采购”的常理,指出被告证据不足以支撑抗辩主张。经多轮释法说理,双方于8月22日达成一致意见:成都建材公司按原告诉求支付37万元货款,签订协议当天支付18万元,原告申请解除保全措施后支付7万元,剩余12万元于12月30日前结清。
“60万元货款及时到账,不仅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还让我们能正常采购原材料、维持生产,太感谢法庭了!”木业公司负责人感慨。两案的高效处理,避免了公司因诉讼周期过长陷入资金链断裂、生产停滞的困境。
据了解,浮石工业园区法官工作站是大良法庭延伸司法服务的重要载体,聚焦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结”目标,通过先行调解、诉讼保全等举措缩短办案周期、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常态化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辖区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
>>上一篇:审结一案焕绿一片 ——记岑溪市...
>>下一篇:轻信“零首付”,购房者险些钱房两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