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律师协作 > 正文

以法治“善为”破题 绘就营商环境新图景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法院网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新城法院紧扣“两行动、两措施”专项活动要求,以“快、调、执、实”四字诀为抓手,从立案提速到纠纷巧解,从权益硬守护到服务深延伸,打出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司法组合拳”,用法治力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快字为先:让司法服务跑在企业需求前面

  “原本以为立案要跑好几趟,没想到半小时就办完了。” 近日,在新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某企业法务张女士拿着立案回执感慨道。这得益于新城法院专为企业开通的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指派专人提供诉讼指导,推广“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将立案登记时间压缩至半小时内,为高效审理涉企纠纷筑牢“第一关”。

  针对金融类案件体量大、涉企急的特点,新城法院更是建起“审理快车道”。通过深化“分流+调解+速裁”机制,出台《关于推进审判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繁简分流改革推向纵深。2025年上半年,新城法院审结金融类案件4158件,其中94.90%适用简易程序,平均审理时间仅50.86天,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诉讼时间成本。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机制创新的支撑。速裁审判庭探索的“四个三”工作模式,成为大体量金融类集团案件的“解纷利器”。针对此类案件“送达难”痛点,新城法院创新“智慧提速+传统保底”送达模式:收案后优先汇总被告联系方式,联动送达中心筛选有效信息,能联系到本人的用电子送达,无效信息及时剔除,最后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完成兜底送达,形成“筛选-送达-反馈”闭环。这一改革让金融类集团案件送达准确率进一步提升。

  不仅办案快,回应企业关切更要快。针对部分企业反映“裁判文书上网影响招投标、融资”的问题,新城法院第一时间向某信息服务平台发出全市首个涉信息服务平台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推动平台强化信息审核义务,为企业“松绑减负”。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城法院审结知识产权类案件189件,办结侵企刑事案件22件,涉案资金达3500余万元,其中“甘某侵犯音乐作品著作权案”入选全省打击侵权盗版典型案例,为企业创新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调字为要:让矛盾化解在审前、了在当下

  “1万元罚款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某餐饮公司负责人在调解室里红了眼眶。该公司因未及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被罚款,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承办法官走访发现,企业已补办许可证且经营困难,遂多次组织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行政调解协议,行政机关准许减免加处罚款1万元。“既纠正了违法,又给了企业喘息空间,这才是司法该有的温度。”参与调解的案件承办法官说。

  从“一判了之”到“案结事了”,新城法院将多元解纷理念贯穿涉企案件始终。在某科技公司与建工企业的7起建筑设备租赁合同纠纷中,法官当庭核对账目,从“经营成本”“诉讼风险”双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达成分期支付协议,为两家企业节省诉讼成本4万余元。而在标的额近300万元的合伙合同纠纷中,通过“条款逐条剖析+权利义务厘清+一揽子方案”调解模式,不仅避免了衍生诉讼,更让企业得以专注生产经营。

  为让解纷力量更集中,新城法院建立“法安民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室、建设工程纠纷调解工作室等一系列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特邀调解组织从8家扩至13家,调解员从56人增至85人,形成“法院+行业+社会”的多元解纷网络。上半年,涉企纠纷先行调解成功率在全市基层法院中排名前列,大量矛盾在庭前就实现“实质性化解”。

  

  执字为盾:用刚性司法守护企业胜诉权益

  “没想到躲了半年,最后还是得主动腾房。”近日,被执行人张某在新城法院执行法官的释法下,终于将占用的商业店铺交还申请企业。该案中,张某拒不腾房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执行团队研判发现,强制执行可能增加企业搬运、保管成本,遂向张某送达《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通过“法律威慑+后果警示”促使其主动履行。

  这并非个例。2025年6月,新城法院公开审理全市年度首例拒执罪案件,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依法惩处。该案是新城法院与公安、检察等部门建立“拒执犯罪联动机制”后的首次实践——通过“法院前端排查+ 公安快速侦查+检察同步审查”全链条模式,形成打击拒执行为的“组合拳”。“不仅要让胜诉企业拿到‘真金白银’,更要让‘失信必惩’成为常态。”该案执行团队负责人表示。

  经统计,上半年新城法院通过善意执行、精准执行,为企业执行到位案件款5.84亿元。针对涉企执行案件,推行“清单式”财产调查、“灵活式”强制措施,在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实现权益兑现,让“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实字托底:以专业治理破解民生领域难题

  作为医疗资源富集区,新城区医患纠纷一度面临“审理周期长、矛盾易激化”难题,新城法院认真贯彻最高院“立审执一体化”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在西一路人民法庭,“医疗纠纷专业化解纷团队”集中处理全区相关案件,推行“多元调解+审前鉴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邀请医护背景、司法实务、心理咨询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调解小组,审前介入化解;出台《医疗损害纠纷案件诉前调解及鉴定规范》,缩短鉴定周期;通过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今年制定的《医疗纠纷类案件立审执一体化实施细则》,实现医疗纠纷案件“调、立、审、执”全流程归口管理。

  数据见证成效:上半年医疗纠纷案件调解率达30.43%,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平均审理时间从249天压缩至91天。西一路人民法庭因此荣获“全国平安医院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其经验被纳入西安市政府利企便民“微改革”清单。

  

  法治护航无止境,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新城法院将持续深化“两行动、两措施”专项活动,以更优司法服务、更实保障举措,让法治成为新城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支撑。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9109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家门口的“红色法庭”

>>下一篇:跑出金融纠纷化解“加速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