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律师协作 > 正文

打造古镇新“枫”景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法院网

  

  子长市安定镇,自隋唐时期即为边关要塞,北宋庆历五年设安定堡于此,元代改为安定县,自明清沿袭至今。安定镇境内有多处历史遗迹。其中,钟山石窟、寨关山遗址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古韵悠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堡、文化古镇。

  

  安定人民法庭于1958年设立。多年来,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锚定基层人民法庭多元解纷管理中心、立审执一体化办案中心和法治文化输出基地、普法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目标,参与社会治理,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无形。

  

  群众指尖上的“便民法庭”

  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离不开科技赋能。安定法庭辖区辐射3镇1街道,共有49个行政村,5.4万居民,768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沟壑纵横、地广路远,交通不便。

  

  如何减轻群众诉累,提升诉服质量,让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显得尤为迫切。对此,法庭积极搭建“线上+线下”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融入诉讼活动当中,积极应用延安中院开发的“码上法庭”微信小程序,让群众享受“一步路也不用跑、一分钱也不用花”的扫码解纷新体验。

  “‘码上法庭’很实用,我们这偏僻的地方,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能解决,太好了!”

  “ 这么点小事,劳烦你们一趟,给你们添麻烦。”

  几天前,安定镇三十里铺村村民刘某整修窑洞滴水沿时,邻居张某认为刘某家的滴水沿设计存在问题,会导致雨水流进自家院落,双方产生纠纷并多次协商未果。

  

  于是,在村党支部书记的推荐下,张某通过“码上法庭”向法庭反映了此事。在接收到线上调解申请后,法庭法官干警立即赶往涉诉纠纷地实地勘察并现场调解,依法依理站在当事人双方各自立场全面考虑,向当事双方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开导。

  

  最后,双方同意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接受调解,在法庭干警的见证下达成协议握手言和,顺利化解了这场邻里纠纷。

  

  2023年以来,法庭已邀请50名调解人员入驻“码上法庭”后台,开展线上调解250余次,矛盾化解成功率达56% 。

  

  守护古化石遗迹的“司法哨所”

  法庭辖区内不仅有着多处历史遗迹,广袤的山地中还蕴藏着丰富的古化石资源。古脊椎动物化石,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于探寻生物演化规律、研究当地远古时期地质构造、气候环境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这一化石资源又在民间被称为“龙骨”。受利益驱使,一段时间以来,辖区盗掘、贩卖古生物化石违法行为猖獗。坐拥这些珍贵资源,法庭承担起了守护骨化石遗迹的神圣职责。


  2022年腊月,李某几人酒后便打起了盗掘贩卖“龙骨”的主意,他们随后盗掘了500多公斤化石,并在某短视频平台贩卖,共获利6.2万元,后被公安机关捉拿归案。

  经过法院审理,4名被告人以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判处刑罚并处罚金。当宣读完判决书,给予刑罚后,李某追悔莫及地向法官哭着诉说:“俺只以为跟挖药材一样,哪知这是犯罪啊!”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薛政斌的心。守护好化石资源,光靠发挥审判职能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在前端发力,向辖区群众科普“龙骨”的重要价值和相关法律知识,才是预防犯罪的关键所在。

  

  “如果群众的心里都装着法律,有了敬畏,那么违法犯罪自然就少了。”就这样,安定法庭法官干警以该案为典型案例,将普法地点延伸到了钟山石窟、寨关山遗址等古迹前,积极运用宣传展播、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现场答疑等,为村民开展资源保护普法宣讲活动。

  

  如今,辖区内盗掘古生物化石案件较之往年明显下降,群众在矿边看见带骨头印的石头,还主动来法庭询问,合力保护古化石资源。

  

  集市里的“法治课堂”

  基层人民法庭是法律实践的第一线,更是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的“桥头堡”。普法宣传能够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对于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有着积极作用。如何让普法宣传切实发挥成效,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成为基层人民法庭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实践课题。对此,安定法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普法宣传新方式。

  

  “这是在讲什么?”

  “薛法官正在讲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事,你过来听听,可有用了。”

  …………

  安定镇集市前聚满了群众。法庭庭长薛政斌刚讲完一个法律知识点,就有人拉着他问,“薛法官,你再说说那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的事,我们不懂家里孩子符不符合条件,能不能得到村集体分配的钱”。也有人说:“法官,就你刚讲的民间借贷,我家也有这种情况,前些年几个朋友关系好,把钱借了,现在人也找不见,一点音信都没有”……薛法官结合案例一一细心解答。

  这样的情形在安定镇屡见不鲜。每逢赶集日、节假日,法庭法官干警都会来到集市支起小摊,现场为百姓宣传、答疑解惑。对于普法宣传,法庭庭长薛政斌有着自己的“独门诀窍”。

  

  “先前开展的普法宣传,不管是宣传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单一,和群众生活结合得不够紧密,导致大家兴致平平、参与度不高、效果也有限。”薛政斌介绍说,“我们就认真总结,从群众兴趣、理解门槛和互动性三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普法前,选取老百姓感兴趣的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相邻权纠纷、侵权责任等常见、多发案件进行准备;普法时,坚持把晦涩的法言法语转化为‘接地气'的大众语言,让群众听得懂、听得明白,并与群众开展'互动式提问'环节,现场答疑解惑,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4年以来,法庭已在辖区的栾家坪街道、安定镇、李家岔镇以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40余次。如今,安定法庭普法宣传工作实现了从群众“凑热闹”到驻足听讲,再到积极参与的有益转变,“集市普法”慢慢成了赶集群众的人气“打卡点”,受到群众一致欢迎。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489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宜川县法院抓实司法建议赋能社会治理

>>下一篇:九嵕山下铸警魂 渭水河畔写忠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