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律师协作 > 正文

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全面推广“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 让群众看得明白、用得方便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法院网

  

  8月4日,记者走进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耐心帮一名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填写起诉状。

  “填写内容是表格化、要素化的,很多问题当事人仅需勾选‘是’‘否’或填写简明信息即可。”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有了统一规范、要素齐全的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即便在没有专业律师代理的情况下,群众也能顺利完成相关书写工作。而且,在逐项填写的过程中,当事人还可以通过示范文本的提示掌握应当提交哪些证据,方便后续诉讼的推进。

  如何让缺乏法律知识、不熟悉诉讼流程的群众准确填写诉状,如何让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对案件的要素一目了然,一直是法院工作中的难点。

  “我们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要求,加强诉讼文书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并全面推广‘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以下简称“两状”)示范文本,为当事人解纷提供便利。”莲湖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不到半小时,这名当事人便完成了立案。“本来是过来咨询的,没想到填了张表就立案了。”这名当事人连连感慨,“太便利了”。

  如今,在莲湖区人民法院,无论是诉讼服务中心,还是派出法庭,服务窗口等均展示着16类常见民事案件“两状”示范文本空白样式,并附有对应的填写实例,便于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根据诉讼情况准确填写。同时,当事人可以通过扫描对应案由的二维码下载“两状”示范文本,实现“一扫即达,即点即用”。此外,莲湖区人民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在诉讼服务中心及“24小时自助法院”设置诉讼服务远程柜台,推出“两状”智能生成服务,当事人可以在服务终端选择纠纷类型,填写诉状并即时打印。对于自行填写有困难或者涉及难以把握的法律专业问题,莲湖区人民法院安排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指导及帮填服务,帮助当事人准确规范完成填写工作。

  同样受益于“两状”示范文本的,还有作为一批服务合同纠纷案被告一方诉讼代理人的刘译明(化名)。“我是公司员工,并非法务专员,因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欠缺,不知道如何发表答辩意见。承办法官了解情况后,依托‘要素式’答辩状示范文本,现场指导我在表格上填写答辩意见。”刘译明说,“要素式”答辩状便捷、清晰、规范,在法官的耐心指导下,他很快就完成了答辩状的填写。

  最终,这批服务合同纠纷案在法官的组织下,仅用3天便调解结案。“原来打官司,比想象中容易得多。”刘译明说。

  “‘要素式’答辩状中诉讼请求更加准确、事实理由更加全面,不仅让当事人省时省力,还让审判质效得到提升。”莲湖区人民法院速裁庭负责人说,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可以从“要素式”答辩状中快速归纳争议焦点,减少了反复释明、调整诉求的环节,在撰写裁判文书时可直接参考答辩状示范文本中的规范表述,准确引用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和答辩意见,既能提高审判效率,又有助于提高裁判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截至目前,莲湖区人民法院‘要素式’起诉状应用2654件,‘要素式’答辩状应用超500件,广受群众及律师好评。”莲湖区人民法院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持续加强示范文本的推广和应用,聚焦金融纠纷、物业纠纷等,进一步优化要素模板,及时征询当事人、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使用感受和建议,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看得明白、用得方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诉讼服务。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325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以司法柔情守护万家灯火

>>下一篇:陕西商洛山阳:擦亮司法为民“第一窗口”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