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律所在线 > 正文

“法院+综治”让锯末堆里的纠纷“顺纹开解”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覃塘夏正酣,田畴暑气腾。“钱到账了!172万一分不少!”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某村网格员在微信群发出这条消息,村民们的手机“叮咚”声此起彼伏。公示栏前挤满了人,大家的指腹在红榜上自家的名字与金额上反复摩挲,连说三遍“看清了,看清了”,难掩的欣喜溢于言表。这笔跨越六年的土地补偿款,从2019年的口头约定到2025年的圆满兑付,一场迁延日久的土地纠葛,在覃塘区蒙公镇党委和政府、覃塘区综治中心与覃塘区人民法院的接力攻坚下,终得化解。红榜上的数字跃动着暖意,村口那棵老槐树下的欢声笑语,曾停滞的高速公路项目上重新响起的机器轰鸣声,人民法院与综治中心合力铸就的“民生答卷”,在这片土地上清晰铺展。

  破冰:公路征迁划开“木材疙瘩”

  2019年的春天,蒙公镇的田野里飘着新苗的清香。邻村的韦某找到5个生产队的212户乡邻,提出要租610亩地办木材厂。“都是一个村的亲戚,签合同太见外!我韦某说话算数!” 饭桌上这句拍着胸脯的承诺,让乡邻们放下了顾虑,将610亩土地交了出来。每年1000元/亩的租金,成了口头约定里的“君子协定”。很快,韦某联合其他4位股东建起了加工厂,部分土地还转租给了一些小型租户。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一度成了村里的“致富号角”,大伙儿都盼着日子能跟着红火起来。转折出现在2022年。受市场波动影响,板材价格一路走低,韦某的木材厂经营日渐艰难。“今年实在难,租金先欠着,明年一定补上!”韦某挨家挨户解释,可这一欠就是三年。到2025年6月,累计拖欠的租金已达147余万元,涉及212户村民。2023年,根据S35鹿寨至钦州港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线,蒙公镇开始启动征地拆迁工作,涉及租赁土地中的60亩被纳入征地范围,韦某的木材加工厂面临拆除。“拆迁补偿款172万都给韦某的话,我们的租金怎么办!”村民们的情绪像夏日雷暴般骤然爆发。在他们看来,这补偿款里本该有自己的一份。村民们作为土地所有权人,已先行获得了相应的征地补偿,但韦某此前拖欠的租金成为村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项目建设再急也不能伤了民心!”2023年夏天,蒙公镇党委、政府牵头,联合征收办、项目指挥部、村两委和网格员组建了纠纷化解工作组。

  2025年7月16日,覃塘区蒙公镇党委和政府、覃塘区综治中心、覃塘区人民法院三方与村两委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商议调解方案。

  蒙公镇党委副书记梁倍在工作会议上定了调:“先理顺韦某和股东、小租户的关系,再解决村民租金问题,一步一步来。”然而,调解之路比想象中曲折得多。韦某觉得,补偿款是对厂房和经营损失的弥补,跟租金是两码事。村民们却认一个理:“地是我们的,不管啥钱,先把欠我们的租金还上!”2023年到2024年间,工作组组织了十余次协商,每次都在争执中不欢而散。“光靠镇里的力量不够,得请更专业的来!”2025年6月底,蒙公镇综治中心将情况上报至覃塘区综治中心。覃塘区综治中心主任黎晓凤当即表态:“启动‘三端解纷321工作法’(村级3次调处、镇级2次调处、县级1次调处),联合法院群策群力,用法律给争议划条明线,既要保障群众利益,也得让项目顺利推进!”

  架桥:“情法融和”消融六年坚冰

  心结难开,需借合力解;民忧待纾,尤赖法情融。这场持续六年的土地纠纷化解,“多方联动”机制下的精细化举措正是破冰前行的关键支撑。“群众已奔波三年,不能再让他们困在追讨路上消磨心气。”黎晓凤表示。“法官掌法律标尺、拆迁办算政策明细、村干部牵情感纽带……”覃塘区人民法院入驻综治中心的法官、立案庭庭长提议,依托“三端解纷”机制融入贵港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红格善治工程”,采用“321工作法+先行调解”模式,先由网格员按“户情地图”分片走访,记录下村屯群众急难诉求,同时成立由综治中心调解员、民事审判庭法官、拆迁办业务骨干、村支书组成的联合调解组,再组织“背对背”沟通调解。

  2025年7月16日,覃塘区综治中心、覃塘区人民法院与村两委就纠纷化解开展沟通协调。一个月的时间,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拆迁办完成最关键的“拆弹”工作——通过逐份核查租赁合同、走访多家转租商户、核对木材厂股权协议,厘清了韦某与4位股东的出资比例、小租户的剩余租期及补偿标准,将权责关系细化到“每平方米土地的使用归属”“每台设备的折旧分摊”,为后续调解扫清了关联障碍。调解组细致开展“三进三查”行动——进村头调解室集中释法,法官用村民易懂的“田埂语言”解读法律中“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的违约责任”条款,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欠了稻谷要还米,欠了租金要还钱”的通俗类比;进木材厂核查资产,拆迁办工作人员带着激光测距仪丈量厂房面积,对照“征地补偿标准细则”,算出韦某厂房补偿金额的明细账单;进村民家中走访,村支书韦大哥翻出木材厂2019 年建厂时“村民义务帮工天数”的记工本,唤醒双方的互助记忆。7月初,最后一轮开始了。调解室里,韦某情绪激动:“厂子投了许多钱,如今只剩172万补偿,还要分给村民?”刘秀莉当即拿出三本“可视化台账”——“法律账”用红笔圈出判决书类似案例中“租金优先受偿”的裁判要点,附上手绘的“权利义务关系图”;“良心账”列着《村民务工工资发放记录表》,标注出韦某曾帮助村民实现本地就业等暖心事;“发展账”则附上高速公路规划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剩余540亩土地的续租潜力、通车后物流成本下降测算表,直观展现双方皆能实现共赢的空间。2025年7月16日,覃塘区蒙公镇党委和政府、覃塘区综治中心、覃塘区人民法院三方到木材加工厂开展现场勘察,根据规划图纸进一步确定涉案征地范围、赔偿金额划分。

  “我们协调财政设立专用账户,147万拖欠租金由银行直接打款进入村集体代管账户,由村两委按照欠租清单一次性发放给村民。剩余25万补偿金,作为韦某预付的租金在村集体账户保管。”这时,拆迁办主任递上了与蒙公镇党委、政府协商后定出的“资金监管方案”。这番精细考量让韦某沉默良久,他摩挲着村支书递来的 “帮工记工本”,终于松了口:“就按你们说的办,不能让乡亲们寒了心。”7月24日,签约现场,村委会递上前期深入调查制作的租金详情,标注每户应得金额及发放时间,由韦某一一核对,法官则现场制作“调解书+执行效力承诺书”,明确“如未按期支付可强制执行”的保障条款。“有法律锁、资金锁、人情锁这三道锁,我们一百个放心!”村民代表韦大嫂签字时,特意用指甲划了划协议上的强制执行条款。这场历时40天的调解攻坚,用“法律条文细化到款、政策标准核算到分、情感纽带联结到心”的举措,不仅为212户村民讨回了租金,更让“法院+综治”的治理种子播进了乡土。

  扎根:木乡新生长出“治理新芽”

  2025年8月1日,随着“叮”地一声弹出到账提醒,172万元征地补偿款已精准划至村集体专用监管账户。消息像沾了晨露的蒲公英,瞬间飘遍全村。更让人暖心的是,在蒙公镇党委、政府和法院的共同见证下,韦某与212户村民重新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这份用牛皮纸装订的合同足足5页厚,不仅用加粗字体明确了“租赁期限、年租金、每季度支付时间和方式”等核心条款,还附带了彩色附图:土地四至界限图用红线标注得清清楚楚,租金支付时间表按季度画出了醒目的提醒符号,双方特意约定了“由综治中心先行调解”的解纷方式。村民们在最后一页按下红手印后,小心翼翼地折成巴掌大的方块,有的塞进贴身口袋,有的锁进自家木箱,韦大嫂更是找来了透明文件袋,郑重地写上“2025年租地合同”贴在墙上。2025年7月24日,覃塘区蒙公镇党委和政府、覃塘区综治中心、覃塘区人民法院三方联动,组织村民代表签署调解书。

  这场纠纷的圆满化解,也让S35鹿寨至钦州港高速公路项目按下了“快进键”。“没想到能这么利落解决!”项目指挥部负责人站在刚铺好的水稳层上,指着远处轰鸣的压路机介绍。“这段公路打通后,蒙公镇物流成本预计会进一步降低,本地的特产也能更快地送往各地了!”这起涉及主体众多、矛盾方多样且历时长久的纠纷得以化解,让“三端解纷”机制透出了暖心的温度。如今,贵港市“红格善治工程”的网格脉络在壮乡大地舒展,“三端解纷”机制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基层肌理时,综治中心、法院联合推广的“三步调解法”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第一步,村两委和乡贤组成“情理调解队”,带着《村规民约》和“老辈人情往来记”上门说情,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二步,综治中心牵头成立“政策宣讲组”,拿着相关法规条文和类似案例“以案释理”,以该案促成调解的成功经验去化解其他更多因征地补偿标准引发的争议;第三步,法院派出“法律明白人”,用“田埂上的法庭”现场说法,让村民们明白“法比情理大,规矩不能破”。夏日的阳光洒在蒙公镇的田野上,新播的种子破土而出。木材厂旧址旁,高速公路的基建步伐正节节迈进。这场拉锯六年的纠纷,不仅护住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探索出一条“政策清障、法律兜底”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原文链接:https://gxfy.gx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600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标的再小,也是大民生” 南宁...

>>下一篇:没有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