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社会的基石,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初心使命。近年来,内蒙古法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案件审理中既坚守法律底线,又传递司法温情,以专业高效的司法服务化解矛盾纠纷,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法院的担当与温度,展现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故事一:“双向奔赴”的司法温度
近日,一起案件的当事人家属将一面锦旗递到宁城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谢佳颖手中。
今年3月,雷某在一起电动车与轿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中受伤致残,经过140天治疗后,雷某向保险公司主张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医疗费等各项赔偿金共计24万余元,双方就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雷某遂将保险公司诉至宁城县人民法院。保险公司对雷某的住院期限提出异议,申请进行合理性鉴定。
“我的住院记录清清楚楚摆在这里,为什么还要鉴定?”雷某握着病历本,情绪激动。承办法官告诉雷某,住院治疗是事实,保险公司对治疗必要性有疑问也是他们的合法权利。法官翻开证据材料与雷某解释:“专业鉴定不是质疑,而是帮我们把损失算得更精准。既保障你的权益,也消除保险公司的疑虑。”在维护双方诉讼权利的同时,承办法官始终将化解矛盾放在首位。
在收到鉴定结果后,法官多次协商,最终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雷某赔偿款,双方不再主张其他任何赔偿权益,纠纷得到圆满化解。收到赔偿款后,雷某家属专程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故事二:高效保全护企安
“法院的速度与温度,让我们企业在涉外纠纷中也能这么快的完成保全!”二连浩特市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写有 “高效执行 跨境护企,国门卫士 功铸边疆” 的锦旗送到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感谢执行干警快速行动,避免企业财产流失。
2022年10月,申请人二连浩特市某公司与被申请人蒙古国某公司共同购买50节火车皮,约定车皮登记在被申请人名下,但属双方共同财产,车皮用于蒙古国动力煤、焦煤和铁矿石进口到中国,所得利润各占50%,并于2023年初投入运营。当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履行协议时,被申请人拒不分配利润,并将资产转移、截流经营所得,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约,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收到申请人财产保全申请后,得知涉案50节火车皮马上进入我国境内,考虑到火车皮流动性强、涉及铁路调度等特殊性,执行干警第一时间赶赴铁路部门,现场送达了执行相关文书,详细说明案件情况及查封要求,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配合,及时对案涉50节火车皮进行了控制,为后续查封工作争取了关键时间。最终,法院在最短时间内依法实施了查封,有效阻断了财产转移风险。
此次快速执结的财产保全案件,不仅为后续案件审理、执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更直接为申请企业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经营损失,让企业在纠纷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速度”。
故事三:先行调解显实效
近日,库伦旗人民法院白音花法庭一次性成功解决了4起农户赊购农资的合同纠纷,农户为库伦旗人民法院白音花法庭干警送来了一面锦旗。
4名农户近几年在春耕时从库伦旗某农资经销处赊购了种子、化肥等农资,但因为收成不好等原因,没能按时付钱,欠款从5000元到20000元不等。某农资经销处负责人多次催促未果,将4人诉至库伦旗人民法院白音花法庭,要求偿还本金和逾期利息。
案件受理后,法官认为这几起纠纷案件事实明确,法律关系清楚,可以进行调解。调解时,某农资经销处的负责人表示,他们之前赊账是因为信任农户,但长期拖欠货款让经销处资金周转困难;农户们表示,因为收成不如预期,短时间内还款压力大。法官和调解员听了双方的意见后,从情理法多方面入手,一方面向农户解释赊购合同的法律效力及违约后果,另一方面引导农资经销处体谅农户的实际困难,适当放宽还款期限。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农资经销处放弃利息诉求,并承诺继续提供农资支持,4名农户年底前一次性付清欠款。调解协议经法庭司法确认后生效,4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来源:宁城县人民法院、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库伦旗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