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干警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持续深化司法能力建设,锡林郭勒盟中院深入贯彻全区法院“四项工程”,深化“优解思维”,创新推出“123成果裂变法”,通过“走出去”与“沉下去”双向发力,切实将干警“思想火花”转化为推动实践的“创新引擎”,助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制度设计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机制
“123成果裂变法”以“学习—解码—再造”为核心,形成“限时报告、层级分享、成果转化”三阶递进的系统化体系。“1周沉淀思考”,参训干警返岗1周内归纳学习内容,提炼前沿理念、实务技巧和创新启示,并形成高质量学习报告,为后续转化奠定基础;“2周辐射赋能”,通过集中宣讲、视频分享等形式,2周内实现“知识迁移”,让更多未参训干警受益;“3周实践再造”,要求干警在培训结束3周后找准契合点,将所学所感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推动工作持续创新与改进。 “123成果裂变法”有效构建了“派出学习有任务、返岗落地有项目、成果转化有跟踪”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培训成果有效转化。
强化创新实践以“裂变效应”释放培训效能
以落实“123成果裂变法”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要求为基,形成“个人主动转化、部门协同作战、领导实时督导”的联动格局,同时搭建“法官讲堂”“模范讲堂”“青年讲堂”等学习平台,聚焦审判实务攻坚、传递先进工作方法、激发工作活力,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多元推动知识共享从“单向传递”变为“多维互动”,努力让个人培训成果扩散至全盟两级法院,实现“一人参训、全员受益”。2025年以来,锡林郭勒盟两级法院参加脱产培训154人,组织召开分享活动116期,参与经验共享2000余人次。
推进长效赋能夯实素能提升新路径
以“123成果裂变法”为“素能提升”工程重要抓手,建立“党组主抓、政治部统筹、涉培训部门跟进”的保障机制,并将转化质量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紧密挂钩。
在“123成果裂变法”的有力牵引下,“刑事案件文书制作7步法”“商事审判八维精要”“合同编法律适用中的思维方法”等一批经验成果“裂变”而出,有效促进了锡林郭勒盟两级法院“培训—转化—提质”的良性循环。
来源:锡林郭勒盟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