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实时动态 > 正文

走进基层 | 陇南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综述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近年来,陇南市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庭建设为基础,以诉调对接为纽带,积极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市44个基层法庭覆盖199个乡镇、3160个自然村,共辐射全市230万人口。陇南全市人民法庭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出一批具有陇南地域特色的法庭品牌,法庭建设取得了长效发展。

  

  党建引领凝聚共识,融合赋能基层治理

  陇南法院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将党建引领贯穿人民法庭建设全过程。全市人民法庭组建联合党支部9个,实现“支部建在庭上”全覆盖。

  通过组织生活规范化、阵地建设标准化、作用发挥时效化,推动党建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2024年7月在哈达铺法庭召开全市法院党建工作现场会,推进基层法庭党建工作上台阶。礼县盐官法庭率先设立独立党支部,为服务基层矛盾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哈达铺法庭传承“长征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司法血脉;两当杨店法庭将支部活动与“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有机结合,相关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

  通过党建引领,法庭干警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忠实履行审判职能,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庭的主责主业,更是维护基层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抓手。

  陇南全市人民法庭始终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铁案”意识,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努力提升审判质效,确保司法公正。近两年多来,全市人民法庭受理案件18097件,审结17566件,结案率97.06%,调撤案件10680件,调撤率达60.80%,实质化解矛盾纠纷20398起。截至2025年8月,36个法庭所有指标均处于优异和合理区间,武都区六个法庭结案周期较上年同期缩短47天。

  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起“党委领导、法院主导、多方联动”的诉源治理格局,依托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通过在镇村社设立“巡回审判”“法官工作联络站”,开展巡回审判483场,为群众提供“庭前调解、立案、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5000多人次,参与制定村规民约29个。其中文县安昌河法庭,近三年共审结各类案件437件,案件调撤率达96.70%,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完善人民调解机制,建立特邀调解员制度,选聘69名乡贤能人担任调解员,借助社会力量打造化解矛盾纠纷“快车道”。

  陇南全市人民法庭推行“立调审执一体化”机制,督促履行案件4882件,执行到位1.1亿元。康县望关法庭2024年以来办理执行案件244件,执行到位金额754.21万元,执前督促履行案件193件,督促履行金额866.42元,优质、便捷的服务为老百姓打造家门口的人民法院。

  

  持续深化品牌建设,精准护航产业发展

  陇南法院坚持将法庭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立足区域特色产业打造专业化法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在“中国花椒之乡”武都,安化法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订单式服务,针对花椒种植、收购合同纠纷特点,为群众提供“法律诊室”服务。

  成县红川法庭结合当地酿酒产业,将酿酒工艺中“五步酿酒法”的匠心精神转化为调解方法,创新调解工作机制,探索出“红川酒酿解纷五步法”,近两年法庭案件调撤率从51%上升至73%。

  徽县伏家镇法庭创立“护企工作室”,为企业纾困解难,与陇南市经济开发区主动对接,年平均走访企业10余次,让“小法庭”彰显“大作为”。近三年调撤率达80%以上,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5%以上。

  康县阳坝法庭设立“茶园工作站”,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制定《茶叶交易合同范本》,成功化解涉茶纠纷38起,推动辖区茶产业年产值突破12亿元。

  陇南全市人民法庭立足于地方特色产业,护航产业发展,品牌矩阵效应已经形成。这些特色品牌不仅成为司法为民的亮丽名片,更让“枫桥经验”在陇南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锻造过硬法院队伍,夯实法庭建设根基

  陇南法院以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为目标,持续加强基层法庭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警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注重实践锻炼,选优、配强人民法庭庭长,全面完成法庭干警轮岗交流。目前全市法庭80后庭长占比达90.46%,3名硕士充实到法庭工作,本科学历人员占84.67%,在职人员平均年龄33.56岁,人员配置基本实现1:1:1:1比例。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热情。成县抛沙法庭、康县阳坝法庭、两当杨店法庭先后被命名为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武都安化法庭被省法院推荐为全国首批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基层单位;三年中,有33名基层法庭干警荣获市级以上表彰,基层法庭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

  站在新起点上,陇南法院将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不断拓展完善“党建引领、护航发展、实质解纷、品牌示范”的法庭工作模式,扎实推进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gscourt.gov.cn/Show/10126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找到“最优解” 防止“案生案”

>>下一篇:走进基层 | 临泽县法院:“云端”连线解纠纷 高效便民减诉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