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律师文集 > 正文

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 阅见青山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推介单位:省法院 承德法院 沧州法院 邯郸法院 雄安新区法院

  ■推介人:申大印 王雪焕 韩君 陈超 连佳程


  “法者,治之端也;文者,化之始也。”当墨香浸润法袍,典籍照见初心,河北法院人以“阅见青山”为媒,在燕赵大地书写法治与文化的交融篇章。

  

  青山启卷书香远

  

  前不久,省委副书记王陆进在《阅见青山》读书专刊上写下:“为省法院系统的读书氛围点赞。”赞许背后,是河北法院人深耕多年的文化沃土——从省院机关到人民法庭,从坝上林海到渤海之滨,“阅见青山”如同一颗种子,在燕赵司法的土壤生根发芽,成长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彰显独特魅力和引领价值,让法治信仰在墨香中汲取力量。

  

  取自“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阅见青山”四个字,凝聚着法院人对司法与文化的注解。“青山”是司法的坚定永恒、是燕赵的历史厚重;“阅见”则是精神的跋涉之旅,鼓励干警以书为径,在阅读中涵养如山信念、如海胸怀。

  

  墨韵初成文脉长

  

  这颗文化种子,萌芽于今年春节前“读一本好书”的倡议。全省近百名干警积极响应,提交了饱含思考的读书心得。此后,2月的省法院图书馆,院领导与干警围坐,从法律典籍到人文著作,深度分享讨论阅读感悟;4月的世界读书日,全省三级法院同步研读《毛泽东选集》,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智慧;8月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省法院与省图书馆联合举办“家与国”书影分享会,让参与者在“家国情怀”的坐标里坚定为民信念。

  

  法苑共绘群山谱

  

  如今,“阅见”已织就体系。“午间读书会”“书香微分享”等活动,让书韵飘进日常;“燕赵法苑”公众号的百篇读书作品,展现干警笔尖的风采;寄送人大代表的《阅见青山》专刊,让法治文化浸润全省;与省图、邮政共建“冀图邮书”机制,为干警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这些举措,共同编织成滋润人心的文化经纬。

  

  更动人的风景,在于“各美其美”的生动实践。当“阅见青山”的种子播撒燕赵大地,各地法院结合地域特色,培育各具风格的子品牌,共同描绘河北法院文化的“群山图谱”。

  

  “阅见紫塞”:书卷开合处,自有山河在!在“阅见紫塞”的墨香浸润中,承德法院干警们攀书籍群峰,瞰理论云海——让阅读在日常工作里实实在在扎了根。读《增广贤文》,将“百善孝为先”写进赡养判决,让书上的字变成裁判的光;读《秋菊打官司》,从“讨个说法”中淬炼为民情怀,让“如我在诉”点亮百姓心灯。当案卷与典籍共鸣,当法槌与书页和声,每一次开卷都是初心使命的扎根,每一次分享都是业务能力的拔节,每一次思考都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阅见沧海”:“胡杨青年法律书苑”,见证沧州中院“阅见沧海”的每一次“心跳”。在这里,干警们畅游于“共读一本书”“午间读书会”带来的惬意,沉醉于“书香微分享”“阅读马拉松”涌动的热情。两年120余场读书活动、近百本书、800余篇心得的背后,是更直观的改变——庭审中,多了“将心比心”的共情;判决书里,多了“法理交融”的力量;执行现场,多了“雷厉风行”的果决。一位青年法官说:“以前常困于法条字句,通过《平凡的世界》,进一步读懂了法庭上每一个平凡人生的重量。”

  

  “阅见三千年”:在三千年的文化积累中,邯郸为中华法治文明提供了丰厚土壤。受“阅见青山”启迪,邯郸中院开启了“阅见三千年”的智慧探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创新读书方法:去红色司法旧址,在泛黄卷宗中感悟“为人民司法”的真谛;去博物馆,在赵简子的刑鼎中探寻法治智慧;在围桌读书中,研读传统法治典籍与古人对话。半年来,邯郸中院青年干警所撰写的文章有30篇在省级以上征文中获奖,有5名新入职的法官助理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面锦旗,他们说,是阅读提升了审判业务能力——阅读传统的目的在此刻有了具象。

  

  “阅见未来”:“阅见未来”书香盈盈,铺展法治时代新篇。何处见未来?拔节生长的雄安新区,妙不可言。干警们在中央绿谷的满目绿意追溯红色司法征程,携手疏解单位共话蓝图;品味5G机器人的手冲咖啡,在香气与温情交织中聆听司法故事娓娓道来。那些案例研讨的探微寻真,那些灯下的孜孜不倦,那些案头桌边文书,都在读书会的讲述里落地成图。书之所指,心之所向,法院人在“阅见未来”搭建的阶梯上,书写公正、赤诚、温暖、拼搏华章。

  

  山海长风入卷来

  

  当“紫塞”“沧海”“三千年”与“未来”共同铺展,燕赵大地成为一幅山河图,呈现“法融天地”的智慧——法律条文与经典著作相遇、司法实践与阅读思考交融,生长出的不仅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更是法治文化的深厚底蕴、法治信仰的拔地参天。

  

  如今,“阅见青山”的脉系在燕赵的山、海遍布,从三千年走向未来,全省法院干警以书为镜,照见“如我在诉”的赤子初心;以卷为阶,攀登“实质解纷”的专业高峰;以文为脉,扛起“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使命担当!

  

  


原文链接:https://www.hebei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5820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案子怎么判,让老百姓弄明白、心服气

>>下一篇: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 冀法红 ·警示庭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