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既讲法理又讲人情,我心服口服。”
8月28日,回忆起刚刚完结的货款纠纷执行案,当事人郝某某由衷地说。
事情要从两个多月前说起。
6月5日一早,一名中年妇女攥着一沓病历单,走进府谷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声音颤抖地说:“我丈夫刚查出重病,要做手术,可他的银行账户被冻结了,里面的钱是救命钱啊……”
原来,两年前,郝某某与这名妇女的丈夫刘某某因货款纠纷诉至法院,后经调解达成协议:由刘某某向郝某某支付货款6.3万余元。但刘某某在支付部分款项后,始终未履行剩余的3万元。郝某某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6月4日,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发现被执行人账户有足额存款后,依法对该账户采取了冻结措施。就在账户冻结次日,刘某某妻子的突然到访,让这起普通的经济纠纷案件出现了转折。
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府谷县法院执行团队立即启动紧急核查程序,在严格核实医疗证明真实性的同时,对执行措施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一方面,依法扣划账户资金是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正当举措;另一方面,若坚持执行可能会影响被执行人的生命健康权。
“法律不应成为压垮危难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承办法官深有感触地说。基于对案件特殊性的整体把握,执行团队最终确立“调解优先”的工作思路,第一时间联系申请执行人郝某某,通过“背对背”的调解方式详细说明被执行人的特殊处境。
“法官,我理解他们的处境,但我的货款也拖了几年了……”郝某某对暂缓执行表现出顾虑,毕竟这笔拖欠已久的货款对其资金周转同样重要。执行法官向其耐心阐释了案件的特殊性,并承诺将督促被执行人病情稳定后优先履行债务。最终,在执行团队的努力下,郝某某被法官的真诚所打动,充分理解被执行人的困境,同意暂缓执行。府谷县法院随即特事特办,迅速为刘某某办理了账户解冻手续,确保其能及时支付医疗费用。
1个月后,刘某某病情好转,其家属主动带着3万元现金来到法院:“是法院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这份恩情我们铭记在心!”在执行干警见证下,刘某某的亲属当场交付完毕案款。
这场因特殊情形而暂缓的执行案件,最终以双方满意的结果画上句号。
>>上一篇:富县法院:诉前调解10起借款合同纠纷 兑现案款34.7万元
>>下一篇:陕西洛南:3小时依法强制腾退涉案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