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实时动态 > 正文

司法综治双擎联动 ——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法院答好基层治理“综合卷”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一张泛黄的欠条,牵绊了潘某十余年的追讨之路。当他在沙县区综治中心拿到司法确认裁定书时,驻点法官仅用12天就解开了这个“法结”与“心结”。

  这样高效的解纷场景,正是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法院创新“法院+综治中心”联动机制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沙县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路径,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将立案、调解、速裁全流程嵌入区综治中心,出台《融入综治中心多元调解工作的暂行规定》,构建“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全流程化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法院自2024年4月入驻综治中心以来,依托该平台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80余件,其中涉民生案件占比超70%,群众满意度达98.5%。

  司法赋能

  跑出定分止争“加速度”

  “本以为要打半年官司,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农民工老李攥着司法确认裁定书,声音有些颤抖。

  2023年9月至12月,老李和45名工友被某建筑公司拖欠工资约145万元。今年2月,受理案件后的驻综治中心法官当即联合人社部门、工会调解员展开“背对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令老李和工友惊喜的是,驻点法官当场审查了协议合法性,并于当日完成司法确认程序。7天后,工资款全部到账。

  自入驻综治中心以来,沙县法院打破传统“先调解、后审查”模式,在综治中心设立司法确认快速通道,建立“调解员现场调解、法官在线指导、文书即时生成”工作模式,对权利义务明确的调解协议实行“当场受理、同步审查、即时确认”,赋予调解成果强制执行力。2024年4月以来,共完成司法确认案件158件,自动履行率超92%,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律师费等支出逾60万元,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闭环下沉

  织密民生权益“保障网”

  “现在开庭!”4月1日,沙县区综治中心速裁法庭内,随着法槌敲响,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相邻权纠纷通过“综治中心+速裁”联动机制得以高效化解。

  此前,楼上住户刘某因装修导致防水层破损,楼下张某房屋受损长达两年未获赔偿。当纠纷流转至综治中心后,驻点法官联合特邀调解员采取“现场勘验+情绪疏导”的方式,最终促使双方在速裁法庭当庭达成赔偿协议。

  这种“全链条”解纷模式,源于沙县法院构建的“分级过滤、闭环处置”机制。综治中心以此为基础,设立矛盾纠纷分流枢纽,对物业、家事、相邻关系等民生纠纷实施“精准分诊,专项化解”。

  同时,沙县法院还通过向乡镇综治中心派驻42名干警,开展89次“巡回问诊”,实现乡镇矛盾就地化解率提升37%。其中,夏茂镇小吃业主俞某的合伙债务纠纷,在驻点法官指导下,3天内被化解。谈及这种下沉至“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模式,俞某竖起大拇指:“现在镇里就能解决问题,不用跑30公里去城区。”

  多元共治

  攻克疑难矛盾“硬骨头”

  针对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较强的“硬骨头”案件,法院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行政部门、行业协会、专业调解组织等力量,形成“法律+专业+心理”的立体化解模式:通过“专家会诊”厘清责任边界、“靶向调解”平衡利益诉求、“心理干预”消解对抗情绪,实现“事心双解”。

  吴某因2016年的医疗纠纷致4级伤残,虽经两次调解,矛盾仍然未消。2024年,吴某再次提起诉讼,并多次扬言要采取极端行为,案件一度濒临“民转刑”风险。

  面对这一复杂纠纷,沙县法院依托综治中心,联合医疗委员会、司法局、卫健局、心理咨询团队等各职能主体,多次与吴某沟通协调,从医疗专业知识、赔偿条款、医院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疏导患者情绪等方面循序渐进,最终促成双方在二审阶段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将重大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024年以来,沙县法院通过该机制已成功化解23起疑难复杂矛盾,阻止5起极端事件苗头。

  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从“程序空转”到“实质解纷”,沙县法院以司法综治双擎联动之势,在基层治理的“综合卷”上书写出崭新答案。随着解纷机制的迭代升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图景,正在调解笔录的字里行间、司法确认的鲜红印章里,渐次化为现实。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5/id/883727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生活会有裂缝,但总有一束光能照进来

>>下一篇:司法春风润泽营商沃土 ——尤溪...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