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人民法院报》
“法院应找准司法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务实举措,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助推企业行稳致远。”
全国人大代表、三胖蛋(内蒙古)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建兴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一直坚信,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通过走访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等,深刻了解到人民法院在依法统筹严保护和促发展、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在我看来,法院应找准司法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务实举措,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助推企业行稳致远。为此,我想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主动对接企业司法需求。建立法院与企业常态化联络机制,通过在工业园区等企业聚集地设立驻企法官工作站、走进企业调研等方式,主动送法上门,提供“一对一”法律指导、“点对点”法治体检,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助力企业防范生产经营风险。
二是推行“立审执破”全链条保护。强化知识产权、金融、破产等涉企审判团队和执行团队的衔接,对涉企合同纠纷、股权争议案件制定类案审理指南,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对暂时经营困难但尚有发展前景的被执行企业,因案施策,灵活采取“活水养鱼”“活封活扣”等方式,助力企业“造血回血”、顺利渡过难关。
三是强化涉企纠纷源头治理。从司法实践中,深度总结涉企法律风险和管理漏洞,聚焦涉企纠纷高发领域,量身定制法律风险提示书,制发司法建议,帮助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司法服务。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举办全区法院政工干部培训班
>>下一篇: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筑牢司法廉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