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焦点话题 > 正文

【西部法治报】以法治“硬举措”提升发展“软环境”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法院网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法治化营商环境如同阳光、空气和水源,滋养着市场主体的生命力。

  2025年以来,西安市两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政法委决策部署,以纵深推进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两行动、两措施”为总抓手,以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打出高效解纷、善意执行、精准服务等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安篇章提供坚实司法服务和保障。

  

  高效解纷重效率

  “真没想到上诉案件能这么快解决。”当事人李某说。在一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中,一审法院判决他赔偿A公司数万元损失,李某不服提起上诉。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承办法官仔细阅卷、审核证据,发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合同纠纷,其中隐藏着制造违约、强制收回案涉财产、虚增债务等“套路”。

  当事人在缺乏警惕性及判断能力情形下缔约,可能存在显失公平、权益受损的情况。如何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日常商事审判工作中,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承办法官在检索大量案例后,耐心细致地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析理。经过几轮调解,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同意解除合同,并承诺互不追究违约及赔偿责任,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在某外国公司在陕子公司诉西安某科技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一案中,西安中院展现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司法智慧。

  面对企业上市申报节点的特殊情况,西安中院知识产权法庭开启“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排期,选派具备机械专业知识的法官干警前往被告厂房,与原告代理律师全程见证被诉侵权机械设备的核心技术细节比对。合议庭严谨审查案件细节,仅用一个多月就作出一审判决,精准认定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未落入原告专利保护范围。这份专业高效的判决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原告于二审审理前主动撤回上诉,既保障了外企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上市扫清了障碍。

  针对金融诈骗、职务侵占等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西安市两级法院保持高压态势,组织编写打击侵企经济犯罪典型案例,针对疑难案件开展专项督导,凝聚合力打击侵企违法犯罪。

  

  善意执行重纾困

  近日,在雁塔法院执行现场上演了“硬核”一幕。伴随着轻微的嗡鸣声,一架闪烁着信号灯的无人机,如同敏锐的“执行天眼”,呼啸着冲破地面视野的局限,稳稳悬停在百米高空。执行干警紧盯屏幕,被执行人某房地产公司名下庞大而复杂的在建工地,瞬间尽收眼底——这是雁塔法院首次将“无人机+VR”技术应用于强制执行现场勘查的实战场景。

  在这起投资方与开发商借款合同纠纷中,被执行人因经营困难导致开发的在建项目停工数年。法院对涉案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查封后启动评估拍卖程序,执行干警多次现场走访调查,决定采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全方位、多角度的勘查。通过技术处理,这些信息被快速构建成高清晰度、可交互操作的VR全景数字模型,为后续拍卖看样提供司法便捷。

  这样高效的执行案例在西安市两级法院已成常态。莲湖法院将镜头对准执行一线,以“直播+执行”模式破解了一起标的额近千万元、涉及6家公司的复杂腾退案,以公开促规范、以透明赢公信;碑林法院则通过调解促成10年租赁纠纷双方达成续约协议,既维护了申请执行人权益,又保障了被执行企业的正常经营……一系列执行措施的落实落地,让当事人获得感得到有效提升。

  “两行动、两措施”开展以来,西安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涉企执行198158件,执行到位金额738.84亿元。

  

  惠企利民重服务

  走进西安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当事人通过二审网上立案系统提交材料。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累计通过该渠道立案7072件,平均立案时间压缩至31天。这只是西安市两级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去年10月,西安中院成立了西安市企业重整服务中心,成为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加挂“中央法务区”后入驻的首家法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涵盖企业成立、经营风险防控、多元纠纷化解、商事诉讼及仲裁、企业拯救、市场退出等全生命周期。

  西安中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到《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不仅列出了涉企重点问题清单,更精准施策,为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指明方向。

  多元解纷机制的完善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今年1月至6月,西安中院累计接收委派案件20483件,成功调解1751件。通过深化“1+45+N”多元解纷体系3.0版建设,创新推出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

  司法服务还在向更广阔领域延伸。对国家某5A级景区管理公司依法解除失信惩戒并同步修复信用记录,助力企业重获新生;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企业管理漏洞,向企业及政府部门发出司法建议30份;与市司法局等部门建立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在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重塑司法理念、创新服务机制、提升专业能力,真正让市场主体在每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司法护航的力度,以法治‘硬举措’护航高质量发展‘软环境’。”西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表示。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89879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陕西日报】让当事人赢得明白输得服气

>>下一篇:【法治日报】铜川中院为青年法官干警成长搭台建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