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焦点话题 > 正文

【人民法院报】为“濒死”医院开出“复苏”良方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法院网

  

  《人民法院报》2025年8月28日报道

  

  “现在月营收入突破百万元,比执行前还增长了20%,拖欠员工的工资全部结清了……”8月20日,面对前来回访的法官,陕西省某专科医院院长李文(化名)神情轻松。很难想象,一年前这家医院还深陷债务泥潭。

  这段时间里,一场特殊的“救治手术”悄然进行。“患者”不是普通病患,正是这家濒临倒闭的民营医院。

  命悬一线

  千万债务引发“生死危机”

  “孙法官,这些设备一旦查封就成废铁了,医院就真完了!”2024年初春,李文攥着查封裁定书,焦急地向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孙文轩求助。

  危机源于40余起连环债务纠纷:拖欠员工薪资、医疗设备尾款及药品采购费用,涉案金额逾千万元。

  走廊里,歪倒的输液架、诊室门上刺眼的停诊通知……无不显示着这家医院已陷入“多器官衰竭”状态。

  面对供应商堵门催债,李文几近绝望:“不是不想还,只是银行账户还冻结着……”

  申请执行人肖某同样无奈:“我们也要养家。医院工资拖了两年,我们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孙文轩陷入深思:若拍卖设备,这家医院必将彻底倒闭,债务问题不一定能解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可若执行力度不足,劳动者的血汗钱、供应商的货款又该如何保障?

  诊疗破局:

  避免“截肢”选择“输血再生”

  “医院究竟是一时之困,还是确已无力回天?”干警化身“主治医师”精准把脉,历时两周深入核查医院经营数据、设备价值、区位优势等情况。

  经“全面诊断”,该医院虽负债沉重,但系省级二级专科医院,有临床科室12个,住院床位100个,具有一定的医疗核心资源设备,还承担辖区一定的救助任务,年接诊能力近万人次,仍有挽救价值和发展前景。

  “执行不能‘杀鸡取卵’。这家医院有员工上百人。我们既要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医院经营和员工就业的冲击。”在雁塔区法院执行局专案会议上,办案团队研判后作出决断,要给医院开出一套“诊疗式”执行方案。

  “设备照常用,收益进监管。”办案团队讨论决定,给CR肠胃镜等核心设备贴上特殊的“活封”封条,让医院继续运营,争取一线生机。

  “器械转起来那天,我知道医院有希望了!”听到仪器重启的嗡鸣声响起,工作十余年的护士长热泪盈眶。

  然而,仅靠经营回款仍难解众多申请执行人的燃眉之急。办案团队随即打出“联动输血”组合拳:一边协调医保部门依法解除账户限制,分步恢复该医院医保定点资格与结算通道,为其接上“生命管线”;一边以“信用修复+引资重组”模式搭桥,为引入战略投资扫清障碍。

  悉心调解

  善意执行融化“利益梗阻”

  为了能给医院争取时间,孙文轩组织各方代表进行调解。

  调解室的空气凝重如铅。供应商代表听完孙文轩拟订的执行方案,将欠款清单拍在桌上:“设备款拖了10个月,再耗下去我们的资金链就断了。”

  “咱们先算笔实在账。”孙文轩翻开评估材料,声音平稳却有分量,“如果走拍卖程序,极有可能导致医院破产清算,资产拍卖后债权人最多能拿回15%的资产;要是僵持着,不出三个月医院连水电费都缴不起了。你们的诉求更难实现。”

  供应商代表眉头拧得更紧:“那和解又能怎样?我们等不起!”

  “等不等得起,得看数据说话。”孙文轩拿出恢复经营后的数据单,“下周医保实时结算全面开通,按上周试运营数据,月现金流好的时候能过百万元。每月保留正常运营费用外,剩余回款用于专项偿债,按欠款总额,债权人每月能收回4%,两年内可全额结清,比破产清算强得多。”

  “为了让方案更稳妥,咱们靠‘信用修复+引资重组’来托底。”孙文轩补充道,“我们按履约进度逐步消除失信信息,同时院方已联系几家投资机构,计划升级设备、优化科室。”

  这番话打破了调解室的凝重氛围,不少人低头盘算,眼里的犹豫渐渐变成期待。

  “我同意按每月4%还。”最先松口的是那位拍桌子的供应商,“只要钱能按月到账,我相信法院的监管。”

  和解签字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格外清晰。比起医保账户解冻时的暂时喘息,此刻落笔的声响里,藏着更长久的希望。“查封设备只需十分钟,救活企业却需百分匠心。”该院执行局局长王健鹰道出执行理念之变。

  如今,这剂“诊疗式”执行良方已在雁塔区法院形成标准化流程,累计帮助12家困境企业脱困,保全就业岗位千余个。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595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法治日报】涉老司法服务触角向群众家门口延伸

>>下一篇:【西部法治报】三快机制 高效化纷争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