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楚雄法院积极创新普法形式,让宣传走心动情、普法扎实有效。街头情景剧将法律条文化作生活指南,社区互动问答通俗解读法规,短视频普法段子增添趣味,让群众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同时,通过以案释法、模拟法庭等举措,推动法律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系列丰富活动让民法典走进群众生活,既提升了法治意识,更让法治信仰潜移默化扎根,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5月15日,双柏县人民法院在查姆广场开展“典亮云岭・法润民心”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干警们通过现场咨询、案例讲解、资料发放等形式,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耐心解答,面对面解读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次活动共接受20余人法律咨询,发放《民法典》等法治宣传资料150余册,让文本上的民法典“活”起来、“用”起来。
姚安县人民法院同样积极投身于民法典宣传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5月21日,法院干警们来到梅葛广场,设立法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普法手册,向群众普及民法典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针对婚姻家庭、民间借贷、侵权责任等热点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面对面”答疑解惑。活动共发放普法手册、人民法院诉讼指引等资料200余份,解答咨询30余人次,让群众感受到民法典的法治力量。
为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姚安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陈彩霞走进前场镇新民小学,开展普法宣讲活动。陈彩霞以“校园欺凌”“网络刷单”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民法典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权益保护条款,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法治小故事”,通过互动问答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强化学生对校园常见法律问题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法治观念。
姚安法院驻村工作队员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家串户为农户普及法律知识。在院落树下、田间地头,干警们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围绕宅基地确权、土地流转、农民工讨薪、赡养抚养、婚恋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进行讲解,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为乡村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姚安法院弥兴法庭发挥巡回审判职能,将庭审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让村民“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审理结束后,法官结合案件为村民解读民法典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赡养、婚姻家庭、相邻、侵权责任、土地承包等法律知识,并耐心答疑,让群众在“家门口”见证司法公平,学习民法典。
在元谋县,县妇联联合元谋县人民法院等单位在文化小广场举行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元谋法院干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法律知识、现场咨询答疑等形式,为过往群众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包括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家长应承担的责任、家庭教育的方法等,让大家运用法律指导实践,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楚雄法院通过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以“身边事”解读“法中情”,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下一步,楚雄法院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法治楚雄建设贡献更多司法智慧与力量。
>>上一篇:这位法官说:“干执行,就是要人心换人心!”【庆七一 敬英模】
>>下一篇:永胜法院:“三链融合”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