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律师原创 > 正文

一场“破冰”的调解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老同学,这事是我考虑不周。”

  “我也有错,不该把话说得那么绝……”

  近日,在浦城法院调解室里,一场持续半年的纠纷终于迎来结局。当邹某将14.2万元赔偿款转入吴某账户时,这对曾经的同窗双手紧握,在场法官长舒一口气——这场因意外坠伤引发的“情感与法理”拉锯战,在司法温度的催化下,终以“案结事了人和”画上句点。

  时间倒回2023年11月17日,某木制品加工厂门前。吴某正站在货车车厢边缘捆扎木材,突然头顶传来“滋滋”电流声——为躲避横亘半空的电线,他本能地向后闪避,却一脚踏空从高处坠落。

  被紧急送医的吴某经鉴定构成两处十级伤残。更让他心寒的是,这场事故将他与老同学邹某多年的情谊推至冰点。自2023年4月起,吴某不定期为邹某装卸木材获取报酬,事发当天正是受邹某指派前往加工厂装车。然而面对赔偿诉求,邹某态度坚决:“他自己不小心摔的,凭什么要我赔?”

  矛盾在2025年春节前彻底激化。吴某将邹某、自称合伙人的鄢某及涉事加工厂一并告上法庭,三方却异口同声否认责任:“我们没签过劳动合同!”“他们跟我厂没有挂靠关系!”“我只是路过!”庭审现场火药味十足,赔偿问题陷入僵局。

  “既要解开‘法结’,更要化解‘心结’。”面对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承办法官在两次庭审中抽丝剥茧:通过银行流水查明邹某长期向吴某支付劳务报酬,锁定实际雇主身份;调取工商登记证实加工厂与邹某确系挂靠关系;结合证人证言排除鄢某的合伙人身份……当证据链逐渐清晰,判决本可一锤定音,但看着卷宗里双方年轻时的合影,承办法官却按下“暂停键”。

  “现在判了只会加深怨恨。”深谙基层治理之道的承办法官清楚,这类劳务纠纷往往“案结事未了”。他特意将调解安排在春节后,让时间冷却情绪,组织调解工作。

  起初三方仍针锋相对:邹某拍桌怒吼“要钱没有”,加工厂老板摔门欲走,吴某抹着眼泪翻出医疗单据。见此,承办法官果断采取“背对背”调解,将当事人分批请入谈话室。

  3小时后,转机出现——

  “我愿意赔14.2万元。”邹某松口。

  “加工厂可以补偿5000元,今天就能到账。”

  “只要老邹道歉,零头我不要了!”

  当电子转账提示音接连响起,承办法官趁热打铁:“来,握个手,还是老同学。” 这场纠纷最终以邹某当场支付14.2万元、加工厂补偿5000元落幕。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2/id/87208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浦城法院审结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下一篇:吃茶话事,纠纷解决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