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律师原创 > 正文

一剂“刚柔并济”的药方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一端系着法律威严,一端牵着人间冷暖。近日,松溪法院的一起执行案件中,执行法官用一剂“刚柔并济”的药方,为当事人解开了死结。

  2023年3月26日,在松溪县某工地,泥瓦工吴某踩上二楼脚手架时,未固定的模板突然倾斜。一声闷响后,他重重跌落,经鉴定为九级伤残。雇主陈某起初承诺担责,但面对13万元赔偿判决时,却迟迟未履行。吴某多次上门协商无果,最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交到执行法官手中时,卷宗里是冰冷的数字,现实里却是两难的人生。执行法官经调查发现,陈某并非恶意赖账——数月前,他左手因工伤瘫痪,每月需赴上海治疗,家中积蓄早已耗尽。“我也想赔,但真的拿不出一分钱。”陈某撩起袖管,毫无知觉的左臂让法官心头一颤。

  办公室里,执行团队彻夜讨论。若冻结陈某账户、列入失信名单,可能断了他的治疗之路;若终结执行,吴某的伤残赔偿又将落空。“法律不能只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执行局局长的话点醒了众人——寻找“第三种解法”。

  在陈某家斑驳的砖墙前,执行法官听完了这个中年男人的故事:儿子在读小学,妻子和他靠打零工维生。而那场意外后,他们陷入困顿——医药费欠下外债,妻子被迫兼职三份零工。“我们不是要逼人上绝路,是要给两个家庭找条活路。”执行法官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这句话。

  转机出现在一次“拉家常”式的走访中。执行法官注意到陈某提起“去年摔伤后报了保险”,便立即联系保险公司,确认陈某符合5万元理赔条件。

  执行法军情当起“中间人”,连续三周往返于两家。吴某妻子抹着眼泪:“我们等钱做康复,但老陈也确实难。”

  最终,在执行法官见证下,双方达成协议:保险理赔金5万元作为赔偿,剩余款项吴某放弃追偿。签字时,陈某用右手紧紧握住吴某:“对不住!”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3/id/87438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从“破茧重生”到“腾飞护航” ...

>>下一篇:浦城法院审结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