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焦点话题 > 正文

审理更专业 结案更高效——阜南法院把道交巡回法庭“搬”到百姓身边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记者 聂学剑 通讯员 王文 杨慧慧

  编印合计近60万字的《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法律实务手册》《阜南县人民法院道交案件裁判规则汇编暨诉前调解指引》等法务手册;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审结1500起案件,案件审理天数平均不超过45天……阜南县人民法院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成立以来,倾情打造更专业、更精细、更优质的道交“一站式”诉讼审判服务,强化道交纠纷实质性化解,取得良好效果。

  阜南县户籍人口170余万,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增长趋势,案件批量进入诉讼程序。在办理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案件时,由于法官对自由裁量权的尺度把握不同,常常出现同类案件会有不同的判决结果。2022年7月6日,阜南县人民法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也是全省首个创办设立在驾校的道交巡回法庭。

  8月30日,记者专程驱车来到位于田集镇的道交巡回法庭采访。该团队由一名法官和一名法官助理及两名书记员组成。阜南法院三级高级法官、道交巡回法庭负责人邰晓东介绍,当初之所以把这个巡回法庭设立在乡镇,初衷是把道交巡回法庭安放在服务群众的最前哨。特别是道交法庭设在驾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从“准司机”抓起。“驾校+道交巡回法庭”的做法,在全省还是首创。

  邰晓东法官牵头组建该巡回法庭以来,只有一个目标:把道交巡回法庭打造得审理更专业、调解更实质、结案更高效、宣传更靠前。

  阜南县人民法院把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案件全部归入该巡回法庭,从而实施专业化、精细化审判。实现了类案集中审理,裁判尺度统一。该团队创新审判模式,制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要素表》,围绕争议要素审理案件,促进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审理的流程化、标准化,对案情基本事实要素进行总结提炼,设定问题,形成“要素式清单”,实现类案专审、简审、快审。推出鉴定前置,在诉前调解阶段即同步启动鉴定程序,大大缩减了案件审理时间。2023年11月,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道交巡回法庭团队着手编写大开本共计595页的《涉道交审理法律实务手册》。这本沉甸甸的工具用书“杀青”伊始,就受到兄弟法院和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的青睐,大家纷纷借鉴取经。

  该团队形成调解挺在前,诉讼托底的分级化解模式。在立案前和庭审中,分别对各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近三年共调解案件364件,调解率逐年上升;对于仍旧无法调解的案件,做到审判“兜底”,依法公正裁判,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道交巡回法庭还积极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文书,大大降低了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切实做到案结事了。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巡回法庭、人民调解平台、道交一体化平台,加强与交警、保险、司法等部门的实时对接,助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该团队发挥专业优势,编撰《阜南县人民法院道交案件裁判规则汇编暨诉前调解指引》,为专业调解委员会提供法律指引和业务指导。拟将实践总结出的审判裁决流程和调解标准,编印成文,发给相关部门,供其参照标准来开展涉道路交通案件的调解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调解成功率,降低诉讼案件数量。真正做到把道交纠纷案件审理,安放在司法服务最前沿。

  在审判实践中,他们对一些受害者因交通事故获得双份医疗赔偿,即通过医保报销了医疗费用,又通过侵权赔偿诉讼向侵权人主张医疗费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向阜南县医保局制发司法建议,及时纠正医保报销乱象,变“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综合治理”,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保命钱”。

  有耕耘,就有收获。阜南县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李莉介绍,该院道交巡回法庭成立后,发挥区位优势,多次联合县公安交警在驾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了“准司机”的安全驾驶意识,真正把交通安全宣传,前置到道路平安最前端。

  


原文链接:http://ahfy.ah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3/id/87577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合肥铁路运输法院——切实把准改革目标要求 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

>>下一篇:湖南长沙雨花区法院立案庭:“雨花范式”破题立案诉服新路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