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八一军旗猎猎,军魂永不褪色。在这个属于军人的光荣节日里,我们的目光投向一群特殊的奋斗者——他们曾是军营里的铁血儿女,把青春镌刻在哨所、演训场与边关;如今,他们脱下戎装换上法院制服,将军人的底色融入司法的肌理,在法庭内外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阵地虽换,忠诚未改;战位不同,使命如一。我们撷取了全省法院系统几位“老兵”的动人篇章。他们的故事,是“退役不褪色,转岗建新功”的生动诠释,更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的璀璨注脚。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让我们向新时代法院战线上“最可爱的人”致敬!
我是一名从军营走向法庭的法官。2007年转业到法院,十余年来,我以军人不服输的劲头扎根民事审判一线,累计审结各类民事案件3000余件。回首来时路,最让我自豪的不是99.2%的结案率,也不是多次立功受奖,而是当事人那句“史法官怎么判我都信服”里涵蕴的沉甸甸的信任。
以诚心换民心,做群众的贴心人。依法裁判对于法官来说固然重要,但是用心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更能诠释“司法为民”的核心要义。记得2019年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男方身患重病,女方多次起诉离婚,男方几度因情绪激动致庭审中断。考虑到男方的身体状况,我及时改变传统庭审方式,采取“背对背”的方式开展调解,多次耐心地做当事人的心理疏导和矛盾缓和工作,先后12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平分手。当事人感慨地说:“史法官是真心为我们着想。”
以匠心办铁案,做法律的守护者。十余年来,我把“敢打必胜”的担当精神融入审判工作中,将其转化为破解难题的战斗力,勇于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在审理一起土地承包纠纷时,当事人家属对判决表示不理解,甚至情绪激动,表示一定要个“说法”。我主动与当事人约定时间,耐心向其讲解相关法律规定,深入分析判决的理性和温度。这一接待就是整整3个多小时。事后,当事人发自肺腑地说:“这桩官司我虽然输了,但是我没有意见。”
人民法官的价值不仅在于办理了多少案件,更在于化解了多少矛盾;不仅在于获得多少荣誉,更在于赢得多少信任。今后,我将继续用心用情化解每一起纠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