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名家说法 > 正文

倪岳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

  

  河北是京畿要地,怎样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倪岳峰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充满深情、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1次视察河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燕赵大地生机勃勃。


  河北省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面依法治省实践,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支持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法治河北。过去一年,河北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一是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雄安中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点对点”回应疏解企业司法需求,与京津法院建立更为紧密的司法协作机制,用好最高人民法院青年法官实践基地,推动更多优质司法资源惠及雄安、辐射河北。二是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通过破产案件审理化解企业债务975亿元。深化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衔接,知识产权纠纷调审联动机制入选全国典型经验做法。三是民生司法保障不断加强。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融入执法办案,优化诉讼便民举措,提高执行规范化水平,维护群众胜诉权益。坚持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预防中首创“一案两卷”工作机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四是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审结刑事案件6万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为保障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作出了积极贡献。


  倪岳峰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河北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坚决铸牢绝对忠诚。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审判机关落实机制,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司法审判工作始终,确保人民法院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等,统筹做好立案、审判、执行工作,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坚持为人民司法。认真办好各类民生案件,加强家事、医疗、养老、就业、消费等民生领域司法保护,创新司法便民利民举措,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抓好涉诉信访化解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提升审判工作质效。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提高立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加强审判监督管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五是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发挥河北红色司法资源优势,一体推进法院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培养高素质审判人才。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院责任,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原文链接:https://www.hebei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3/id/87274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全国总工会、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典...

>>下一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更加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