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经济纠纷 > 正文

创新推进“一局一中心”工作模式努力实现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6-16作者:佚名 来源:司法部

  

  近年来,山西省高平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严格规范执法、强化执法保障,创新推进“一局一中心”工作模式,形成了“1133”工作机制,创建了“意高心平 舒心驿站”工作品牌,构建了具有高平特色的精准矫正体系。2024年被评为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基础保障,助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高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法实施后,市司法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加强执法力量、落实执法场所、强化经费保障等方面,统筹谋划、高位推进,因地制宜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一局一中心”工作模式。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市长任主任的高规格社区矫正委员会,在市司法局加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作为独立执法主体,与之前设立并保留事业编制的社区矫正中心合署办公,形成“一局一中心”工作模式。二是配强执法力量。积极争取编制部门支持,配备公务员4名,核定事业编制14名,通过配备派驻民警、招聘社区矫正辅助人员等方式,形成“公务员执法、事业人员协助、社会化组织帮扶”执法工作格局。三是建好执法场所。高平市政府在公共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划拨原市拘留所场地作为社区矫正机构的专门执法场所,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具备社区矫正执法功能的“三区十八室”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与“智慧矫正”数字化信息化监管设施配套使用,为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注重科技赋能,提升社区矫正监管执法水平

  按照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部署要求,坚持科技赋能,统一使用“山西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以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为牵引,形成了“1133”工作机制。一是一个统领,坚持党建统领。坚持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绝对领导,鉴于社区矫正中心独立办公的实际,2022年设立高平市社区矫正中心党支部,以党建统领社区矫正业务。二是一个平台,实现智慧赋能。用好”山西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在社区矫正中心、乡镇司法所全部安装远程督察系统、人脸抓拍摄像头,配备自助矫正终端,改造移动执法车,与政法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了具有高平特色的一个平台赋能、三个阵地布控、N个网格融合的‘1+3+N’智慧矫正模式,实现了社区矫正监管执法的数据化、移动化和可视化。三是三组分设,开展协同合作。突出社区矫正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设置综合管理组、监督管理组和教育帮扶组,各组平时分工、战时协作,各履其职、有序运行,形成了高效工作合力。四是三化管理,提升工作质效。在推进工作制度化、监管精细化、帮扶多样化上下功夫,建立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制度等8项制度;打造“2+2+N”精细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和基地作用,多样化开展心理矫治、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执法水平。

  三、实施精准矫正,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高平市社区矫正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真情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走出人生低谷,净化心灵、重塑人生,融入社会。一是实施精准矫正。坚持打造“2+2+N”教育模式,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犯罪性质、职业、年龄、性别等不同情况分析研判,对老年、女性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分类编组,进行个别化、精准化矫正。二是注重从心矫正。坚持“攻心治本”,运用“四心”工作方式,与心理服务机构合作,开展心理疾病诊治,祛除心疾;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开展法治道德教育,开启心智;通过与企业、学校合作,开展技能培训,赋予心力;重塑社矫对象人生,成为守法公民,实现心愿。三是助力回归融入。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始终坚持“真心、诚心、倾心、耐心、爱心”的“五心”工作理念,以“心”交心,照亮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之路。通过培塑“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公益活动、就业培训”四大基地,与企业、学校合作,开展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帮助有就业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掌握烹饪技术、承包蔬菜大棚等。15年来已有1800余人通过社区矫正改过自新,顺利融入社会,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附:“意高心平、舒心驿站”工作品牌简介

  

  意高心平:“意高”即寓意意境高远、目标远大、工作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心平”即以平和的工作心态,运用“五心”工作理念对待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意高心平中的“高”和“平”,蕴含了“高平”域名,是高平特色社区矫正工作标识。

  

  舒心驿站:指社区矫正中心是社区矫正对象净化心灵的港湾,也是他们放下包袱重塑人生的驿站。

  徽章整体由花瓣和心形组成,花瓣簇拥着红心,象征着社区矫正工作在温馨的环境中开展。花朵造型寓意每名社区矫正对象都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图形颜色由红、黄、蓝三色组成;外围的司法蓝代表社区矫正机构;中部警示黄代表社区矫正对象;中心的红色“心形”代表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忠诚奉献,为社区矫正事业付出一片真情,为社区矫正对象奉献一颗爱心。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xszx/fzgzsqjz/202406/t20240605_4999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山东省出台《山东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

>>下一篇:永仁县:党建引领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精准矫治构建阳光矫正...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