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师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律师原创 > 正文

慎审求真 释法明理 福建武夷山法院着力提高刑事办案质效

时间:2025-09-16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南宋法医学家宋慈奉“狱事莫重于人命”为圭臬,其确立的“恤刑慎狱,直理刑正”断狱理念,为后世刑事审判工作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挥宋慈故里地域优势,以武夷山市人民法院为试点,汲取宋慈法律文化精髓,淬炼慎审求真的刑事审判工作智慧,让每份刑事判决书既承载着传统法治底蕴,又闪耀着现代法治光芒。

  “求极致”坚守司法初心

  在一起滥伐林木罪案件中,承办法官并未简单一判了之,而是委托林业技术人员作为生态技术调查官,利用林业碳汇测算技术,仔细收集被盗伐的树种类型、蓄积、面积等关键证据,精准评估森林资源受损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失价值。

  为了让被告人对判决心服口服,承办法官还向其耐心分析解读各类参数和森林碳汇损失的计算依据。最终,被告人自愿认购相应碳汇,替代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面对生态案件的复杂性,武夷山法院做实生态技术调查官工作,通过“全员开讲”分享融合宋慈司法智慧的办案心得,并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定期召开刑事工作联席会议,共同提高刑事办案质效。

  此外,武夷山法院持续优化刑事法官培养路径,增设法医学、犯罪心理学等培训课程,建立“刑事审判+”知识更新模块,并鼓励刑事法官跨部门办案,增加其办理其他类型案件的经验。

  “我们以庭审为中心,以证据为基石,牢固树立‘求极致’的刑事司法理念,通过科学证据举证、质证、认证,让法律事实尽可能接近客观真实。”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李红敏说道。

  “同理心”彰显司法温度

  “这次判决让我们两家多年的情谊没有丢!”前不久,一起因建房边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在武夷山法院的裁判下温暖落幕。

  武夷山市居民赖某与陈某是多年邻居,一直都很和睦。然而,赖家在一次施工中越界,引发两家激烈争吵,赖某更怒伤陈某致其轻伤二级。

  查明案件事实后,法官主动担当“调解员”,通过一次次法庭内外的调解,从法理视角剖析明确责任边界,从情理入手铺就沟通之路。最终,赖某真诚悔过,足额赔偿并郑重道歉,陈某也深受触动,出具了谅解书。随后,武夷山法院依法判处赖某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

  “法官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融入深切的人文关怀,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李红敏说。

  为此,武夷山法院着力通过“群众工作”专题培训、政治学习、主题党日及读书分享会等多种形式,不断锤炼法官的“同理心”。

  在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武夷山法院还发挥少年法庭、家事纠纷调解室、詹红荔工作室等未成年人审判队伍作用,借助“百合花开”馨课堂等特色平台,探索践行“仁恕”理念,让司法温度直抵人心。

  “明法理”强化司法认同

  在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中,被告人肖某、洪某招募未成年人许某、杨某等人收购电话卡共计4张,又雇用未成年的李某、徐某,使用8部手机和4张电话卡,累计拨出诈骗电话1524条,致使5名被害人损失47万元。

  武夷山法院在审理中坚决从重处罚,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肖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洪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不仅如此,法院在裁判文书中深刻剖析了此案作为“利诱、拉拢、招募未成年人参与电诈”的典型意义,犹如一记重锤,也如同一盏警示明灯,提醒公众勿贪快钱沦为“工具人”,呼吁家长加强保护教育,防止孩子成为“帮凶”。

  释法说理的过程就是普及法律的过程,能够使大家明确自身行为的法律边界。

  回溯历史,宋慈的判词以“明理”著称,通俗易懂又爱憎分明。“如今,刑事裁判文书好似一场平等、双向的对话,对话的对象涵盖了当事人及其律师、社会公众等,对文书质量有了更高要求。”李红敏表示。

  为提升法官撰写裁判文书的能力,武夷山法院在南平法院指导下,常态化开展优秀刑事庭审、文书、案例评选。同时,实施刑事审判“苗子”培养计划,由审判业务专家和骨干担任导师,针对性跟踪培养后备人才,构建刑事审判人才蓄水池,以高质量司法实践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待。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2617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严惩失信护法威 ——浦城县人民...

>>下一篇:执行破冰!“死铺”变“旺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律师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律师舆情网 lsyq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